將溯源治理延伸到基層“神經末梢”
福建檢察:踐行“四下基層”“楓橋經驗” 讓公平正義可感可觸可見

日前,福建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侯建軍前往閩侯縣人民檢察院開展調研。調研過程中,侯建軍在12309檢察服務中心與正在場申請閱卷的律師交談,面對面征求保障律師執業權利意見建議;深入了解“智慧接訪”系統運行和踐行“楓橋經驗”化解矛盾糾紛、推動訪源治理情況。
侯建軍表示,要把“四下基層”和新時代“楓橋經驗”所蘊含的精神內涵、價值追求,轉化為檢察機關的自覺實踐,貫穿調查研究、履職辦案促進社會治理的全過程,努力把群眾的急難愁盼解決在基層,做到發現問題在一線、化解矛盾在一線、工作落實在一線,讓群眾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。
帶案下訪:想群眾所急,在一線排憂解難
這是一個“辦一案救一家”的司法救助故事。
寧德市霞浦縣溪南鎮村民林某龍在一起因瑣事引發的刑事案中身亡,而加害人蘇某患重度精神發育遲滯,無刑事責任能力,移送法院后決定對其進行強制醫療。
據了解,蘇某是低保戶,對危害后果無力賠償。被害人的妻子林某和三個未成年子女依靠林某的低保補助、親戚接濟度日。得知林某一家的困境后,霞浦縣人民檢察院迅速啟動司法救助程序,福建省院、寧德市院全力支持,三級院聯合救助20萬元,最大程度地幫助林某渡難關。
林某家地處偏遠山區,檢察機關將救助金送上門?!澳翘煜轮?,林家房屋漏水,墻面滲水的斑駁痕跡依稀可見?!毕计挚h檢察院檢察長周群力說,到了現場,對林某的難處更加感同身受。為了讓林某一家的生活得到長遠的保障,該院主動對接當地職能部門,開展多元救助幫扶。寧德市檢察院副檢察長張聿雄專程下訪,跟蹤各項幫扶措施落實情況。
“現在,一家人的低保都調到最高標準,房屋也修繕了,我在村里做保潔,每月還有1500元的穩定收入,孩子上學也不愁了?!绷帜痴f,檢察機關推動了多項救助,救了她一家。2022年,該案入選最高檢與國家鄉村振興局發布的“檢察機關與鄉村振興部門加強司法救助協作”典型案例。
為提升司法救助質效,福建各地檢察機關充分發揮自身職能,帶案深入村組、農戶家中調查走訪、核實困難情況,主動摸排司法救助線索,加強和鄉村振興部門協作配合,構建快速辦理、資金保障等長效工作機制。特別是對符合司法救助條件的婦女兒童,做到“應救盡救、應救即救”。
“對進入檢察辦案環節、有因案返貧致貧風險的六類農村地區生活困難當事人,加大司法救助力度?!睂?023年中央一號文件精神,展現檢察新擔當,福建省檢察院出臺《依法能動履職服務保障鄉村振興實施意見》,部署開展“司法救助助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”專項活動,把活動要點做出亮點來。
化解矛盾:促和諧安寧,在一線調處糾紛
“遠親不如近鄰,冤家宜解不宜結?!薄坝屑m紛應多商量,互讓互諒,以和為貴?!比A亭社區檢察官驛站舉行的一起擬不起訴輕傷害案公開聽證會,吸引了村民們前來旁聽。
當事者謝某與蔡某是妯娌關系,家住莆田市城廂區華亭鎮,兩家因土地問題糾葛不清積怨多年。這一天,雙方又因土地權歸屬發生口角,進而互毆,兩人不同程度受傷,蔡某傷情鑒定為輕傷一級。
該案偵結后移送檢察院審查起訴。案情其實不復雜?!耙辉V了之很簡單,但積怨不化解,親情關系會進一步撕裂,將來難免矛盾激化、糾紛升級?!背修k檢察官深入當事人家中聽取訴求,聯合公安機關和社區干部釋法說理、勸解促和,最終定分止爭、化解矛盾,雙方達成了賠償諒解。
為擴大辦案效果,城廂區人民檢察院在社區檢察官驛站舉行擬不起訴公開聽證會,聽取各方意見。檢察官當場以案釋法,與村民“面對面”就家庭、鄰里間遇到的涉法涉訴問題,從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上引導大家遇事找法、解決問題靠法,促進家庭和順、鄰里和睦、社區和諧安寧。
2021年以來,城廂區檢察院將能動履職激活基層治理“神經末梢”融入該區“黨建引領 夯基惠民”工程,通過調研論證,設立企業驛站、校園驛站、鄉村(社區)驛站、生態驛站、“云端”驛站等五類檢察官驛站20個,驛站以為民辦實事解難題為主旨,將服務關口前移到一線,打造百姓家門口的檢察院。
該院政治部主任陳予方介紹,驛站實行“定人常駐+巡回駐點”相結合的工作模式,由43名干警分別組建各類驛站工作專班和法治宣講隊,根據服務對象差異及司法需求開展個性化、定制式服務。同時,在檢察履職中踐行“楓橋經驗”,將聽證地點搬到田間地頭,以“看得見”的方式把矛盾糾紛化解在當地,助力基層治理提質增效。
據了解,堅持和發展新時代“楓橋經驗”,以“訪源治理”為目標,福建省檢察院又有新動作:開展重復信訪積案實質性化解三年“清倉行動”,對三年以上重復信訪積案,實行掛牌督辦、動態銷號,持續推行市縣兩級院領導包案辦理首次信訪工作,全力推進信訪矛盾源頭化解。
回應關切:網上聽民聲,在一線展現擔當
三明市三元區是“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優秀城市”“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范城區”“全國信訪工作‘三無’縣(市、區)”。這份榮譽包含著檢察機關踐行“四下基層”,堅持和發展新時代“楓橋經驗”的智慧與力量。
前不久,有市民在“e三明”反映,三明市三元區某社區長期存在噪音污染、污水排放問題。這條信息進入檢察官視野后,該區檢察院立即著手調查核實,向責任主體發出公益訴訟訴前檢察建議,主管部門舉一反三,對9個社區涉及的同類問題一并納入整改方案,限期整改。
“從反映情況到推動問題整改,只有一個月時間,居住生活環境換然一新。小區新變化,居民看到了,也感受到了?!本W民留言為檢察院高質效監督點贊。
數字時代,互聯網不僅是網民交流信息的重要平臺,也是保持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的橋梁和紐帶。三元區人民檢察院運用網絡了解民意,回應網民關切,走好網上群眾路線。
2022年7月,一則“男童被后媽毆打,親生父親默不作聲”的新聞在全網引發關注。該院聞訊而動,第一時間提前介入該案,依托“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救助中心”,引入心理咨詢師、醫師、社工等專業力量為被害人提供心理干預、疏導和醫療救助。
不僅如此,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則,該院支持男童生母提起變更撫養關系訴訟;針對被害人因案導致學習、生活受到重大影響,啟動司法救助程序給予救助;協調教育部門,為被害人辦理轉學手續,使其順利入讀新學校,融入新環境。
在線下,三元區檢察院創新“檢察+網格”融合治理模式,干警按照“一人一格”或“一人多格”對接社區(村)網格,對群眾反映的社情民意、意見建議、案件線索,立足職能制定對接處置辦法,或組建工作專班,跟進調查監督,推進檢察履職和法律服務落地一線,靶向區域社會治理,讓民生民情浮上來,輿情訪情沉下去。
2022年以來,三元區檢察院干警下沉社區1129人次,群眾提供公益訴訟線索50余條,針對食品安全問題,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10件,支持農民工起訴32件,化解矛盾糾紛20余起。督促職能部門清理小區違規“飛線充電”370余處,消除安全隱患?!啊W’上聽民聲,‘格’中見擔當?!痹撛簷z察長程鳳娟介紹,網上網下同頻共振,“格”里“格”外雙向奔赴,該院將社會治理延伸到基層的“神經末梢”,走好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。
“全省檢察機關要帶著深厚感情和特殊責任,在大興調查研究中把‘四下基層’發揚光大,在落實新時代‘楓橋經驗’中爭優、爭先、爭效,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福建法治福建,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更加充實、更有保障、更可持續?!焙罱ㄜ娬f。(張仁平)
分享讓更多人看到
- 評論
- 關注